一系列有利于平行進口的政策風向,讓這個游離于傳統銷售格局之外的游子似乎看到了回歸的春天。但眼下政策不明,讓不少進口車商在期盼政策盡早出臺的同時,也對最后結果表現出了擔憂。歸根結底,國內平行進口要想找到春天,關鍵要突破三大困局。
美規車或無法進口銷售
根據有望近期出臺的新《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非授權經營將獲得合法身份,進口車商將可以越過目前的總經銷商,直接從國外渠道引進車源。這也意味著包括平行進口非中規車在內的多種進口方式,將獲得合法身份。
美規車面臨“二次新車”尷尬處境
然而,一個讓進口車商頗感糾結的地方在于,《辦法》中仍規定“不得以銷售汽車的名義銷售已在境內外辦理登記或者使用的車輛”,也就是禁止進口車在中國市場“二次銷售”。但國內非中規車中的主力軍——— 美規車,卻恰恰面臨“二次新車”的尷尬處境。
據了解,運往國內的美規車中,絕大多數都是在美國零售商處購買后再轉運至中國的。按照美國的法律,車輛出廠后全部都是完稅并登記注冊了的。按照《辦法》規定,這類已經辦理過登記的“二手車”將不允許銷售,即使該車從未被人使用過。
而美規車恰恰是非中規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2013年我國平行進口車主要來自于美國,其占比達到50%;第二來源地為中東,占比也達到40%。2013年國內平行進口汽車總量為8.4萬輛,占2013年乘用車進口總量的7%,2014年平行進口汽車預計將會達到11萬輛左右,如果以50%的占比來算,將有超過5萬輛美規車無法進入國內市場。另外一部分中東地區來源的平行進口車,由于中東地區對車輛注冊要求較低,因此受到車輛注冊登記條款限制影響不大。雖然可以嘗試從中東地區增加進口量,繼而減少美規車進貨受限的影響,但一般來講,各國的生產和批發都有配額,通過國與國之間調劑的難度很大。也就是說,切斷美國車源所造成的空缺將很難通過從其他地區增加進口量來彌補,這一結果對國內平行進口車商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斷了貨源,有錢也買不到車”。
進口車商對政策普遍不抱期待
對于這樣的規定,業內存在的爭議也是不小。反對一方認為,既然決定放開平行進口,就不應該將份額最重的美規車排除在外,否則看似放開,實則仍然傾向于中規車。贊同的一方則認為,此舉正是為了避免平行進口車從零售市場提車,要求從批發市場的海外授權經銷商處、有經銷合同或者國內總代理處進車,有利于規范平行進口車市場。
雖然兩方看法不一致,但大部分進口車商都認為當前政策不太可能對美規車完全放開。其中除了牽扯的利益鏈過大之外,售后、上牌、檢測也是制約平行進口車發展的主要因素。對國內從事平行進口的車商來講,當前政策沒有最終出臺情況下,只能選擇繼續觀望,“現在進貨,以后賣不動;以后進貨,可能拿不到貨”。
不符合國標導致上牌難
除了維修,上牌難也是困擾平行進口車發展的一大難題。去年3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曾下發《關于嚴格進口汽車注冊登記工作的通知》。根據要求,凡查驗進口汽車車輛識別代號、產品標牌、里程表、外部燈具及信號裝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一律不得辦理注冊登記。通知一出,使得當年不能上牌的平行進口車數量大增。
盡管相關文件并沒有標明專門針對的是平行進口車,但其要求重點查驗的識別代號、產品標牌、里程表、外部燈具及信號裝置等,恰恰是非中規車與中規車重要區別的標志之一。以美規車為例,其與中規車的差別就有很多,比如轉向燈顏色、牌照架的大小、時速表,都有所不同。
為了達到國家標準,各進口車在準入環節時都會對車輛進行整改,改成符合國家標準,但也有以改裝車名義進口,實際只有少許調整達不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此外,有些無法改動的部位,若當地的車管部門比較嚴格,一般是上不了牌的,需視各地執行情況具體對待。
售后無法享受全國聯保
對平行進口車而言,競爭優勢毋庸置疑,但這一優勢主要集中在前段買車方面,后期因為無法享受全國聯保,在售后一塊飽受困擾,導致其后續競爭力也大打折扣。
整車廠商多不愿提供售后服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現有的授權經銷體系下,整車廠商多不愿為非中規車提供售后保養,部分4S店雖然可以為平行進口車提供維修和購買保險,但一律需要消費者自掏腰包。即使車輛仍處質保期內,發生故障也是由消費者自己或通過保險埋單。而豪華進口車的售后往往是筆巨大開銷,常規保養動輒在千元以上,維修價格更是高昂,對消費者而言是個負擔。
對經銷商和保險公司而言,他們不愿意接受平行進口車,除了彼此是競爭對手的原因之外,還有一點考慮在于,平行進口車在外觀、排放以及安全標準上,和中規車都存在一定差異。不僅如此,平行進口車由于并非針對中國的地形和路況所設計,還有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由于人員技術有限、零部件缺乏,加上受眾面狹窄,4S店的經銷商也不愿意主動接納這部分群體。
售后軟肋普遍存在
從最新的上海自貿區開展平行進口試點來看,它也是最大化解決售后的后顧之憂后才獲得了認可。其除了建立平行進口汽車公共服務平臺外,還建立了平行進口汽車售后服務網絡,將在全國分三個層面布局售后網點,分別為基礎保養維修、專業維修以及綜合維修,采取合資、加盟等方式與現有的4S店、各類維修保養機構等進行合作。
但這一優勢目前顯然只有上海自貿區具備,對大多數從事平行進口的車商而言,大部分以保險公司推出的“三包保險”合作為主,但平行進口車的售后服務體系總體來說并不成熟,消費者在享受售后的過程中勢必會花費更多精力,售后的軟肋仍舊普遍存在。
車型配置
海外銷售車輛時,給出的車型信息與國內有較大差異,國內是以“XX款”的形式區分同一車系的不同車型,而海外則是以“加包”的形式對車型進行售賣。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車/平行進口車的配置信息不如中規進口車詳細,需要消費者對車輛配置有一定了解,具體配置細節可以向經銷商索取。同時,在消費者與經銷商的售賣合同中,也應有詳細車輛配置。
相關手續
關單(貨物進口證明書)、商檢單、一致性證書、電子信息表和發票。此外備好身份證及其復印件,單位購車還需要提交法人代碼。
提車時間
最長一般不超過1個半月,如果相關手續尚未辦理,需要向經銷商進行預訂。
售后保障
一般來說,平行進口車總經銷商會為車輛購置一個商業售后三包險,這部分費用只需消費者承擔一小部分。購車時,消費者應向經銷商索要關于商業三包售后險的相關信息。建議消費者通過一些具有規模及進行完善的整車質量檢驗的企業購買,比如一些企業在所有車輛銷售前會進行101項的售前車輛檢測(PD I認證)。
13329889988
新聞內容
美規車三大掣肘:無合法身份 售后難享聯保
發布時間:2014-12-27 瀏覽次數:1888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