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七項舉措打好升級攻堅戰
2015年,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圍繞“提質、增效、升級”展開,牢牢把握平衡點,緊緊抓住增長點,堅持創新驅動,深入打好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
2014年12月17日,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黨組書記王昌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工業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化解過剩產能和環境治理的嚴峻形勢,河北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各項工作,工業經濟平緩增長,產業結構趨于優化。
2014年工業經濟特點
河北省工業經濟主要呈現三方面特點:
總量穩步提升。一是工業生產低位運行。1~11月全省規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701.7億元,增長5.0%。預計全年完成增加值11750億元左右。二是民營經濟較快發展。1~11月全省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18333.7億元,增長7.3%;預計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2萬億元左右,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7%以上。
結構向好調整。一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體現在“兩升兩降”: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同比提高;重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同比下降。二是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1~11月全省工業投資完成12224億元,增長18.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50.1%。技術改造投資完成7588.2億元,同比增長12.6%,占工業投資的62.1%。預計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3000億元,增長18%。三是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石鋼搬遷、渤海鋼鐵向沿海轉移、武安鋼鐵集團退城進區開始實施等。
綠色崛起加速。一是節能降耗效果顯著。前三季度,全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4%,預計全年下降8.5%,超目標3個百分點以上。二是化解過剩產能任務超額完成。截至10月底,全省壓減淘汰煉鐵產能1262萬噸、煉鋼產能1177萬噸,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三是資源綜合利用見到實效。
2015年打好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
王昌指出,2015年,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圍繞“提質、增效、升級”展開,牢牢把握平衡點,緊緊抓住增長點,堅持創新驅動,深入打好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具體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是著力穩定工業增長。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完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機制,確保完成三年新增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目標任務。
二是強力推進技術改造。在全省全部企業啟動新一輪技術改造,打造河北產業升級版。著力推進12個專項、四大工程和千項技改項目。深入實施“十百千”工程,做強十大工業基地、做大百家優勢企業、做優千項新產品,支持“三個一百”領軍企業加速發展。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進一步完善投資方式,通過貼息、補助、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三是積極促進兩化融合。加強區域兩化融合,實施行業兩化融合推廣工程,在食品、建材、醫藥等行業開展兩化融合對標達標活動,主要行業大中型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5%。加快激活信息消費。
四是有序化解過剩產能。壓疏結合化解過剩產能,確保完成全年任務。
五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深入開展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做實融資支持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做大縣域工業,重點扶持壯大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做好公共服務,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
六是積極深化產業合作。積極參與編制和組織實施好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規劃,重點謀劃一批有條件市、有關縣(市區)與中關村合作共建,引入一批帶動力強的高科技項目。
七是深入推進節能減排。落實好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產業結構調整方案。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確保完成推廣新能源汽車、建設充電站和充電樁任務。完成10~15個能源管控中心建設,力爭建設企業節能量達到2%以上。實施一批清潔生產示范項目,發布和推廣一批節能環保新技術,確保工業污染治理取得實效。
新 疆:明年工作敲定六大重點
2014年前十一個月,新疆工業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產業發展取得了新進展。2015年,新疆經信委將圍繞六大工作重點展開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胡開江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前十一個月,新疆工業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產業發展也取得了新進展。 2014年1~11月,新疆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810.2億元,同比增長1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118億元,同比增長27.1%。
與此同時,其石油石化油氣產量穩步提高,頁巖氣、頁巖油等非常規能源勘探開發取得新進展,油氣當量預計到年底達到5061萬噸,創歷史新高;有色行業引進了一批下游產品企業落戶新疆;而裝備制造業則建設了以風電裝備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此外,以生物發酵為代表的食品行業更是發展迅速,預計今年的輕工業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有望成為新疆工業第二個產值過千億元的產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和軟件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電力行業的發電量、用電量增速穩居全國首位。
八大措施力保增長
胡開江還為記者介紹了2014年采取的重點措施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油氣資源領域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取得突破;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規劃全面實施;產業援疆工作進一步深化;南疆“短平快”項目帶動就業成效明顯;中小微企業帶動就業、園區吸納就業能力進一步提升等。
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在建材、石化等行業持續開展能效對標活動;二是在全國率先實施水泥行業“錯峰生產”行動;三是落實化解產能過剩行業實施方案,嚴禁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行業上新項目。
信息化建設邁出新步伐。“兩化”融合試驗園區達到6家、自治區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達到248家;加快了克拉瑪依、烏魯木齊等云計算產業園的建設,積極推廣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自治區人民政府還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2015年敲定六大重點
談及2015年的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胡開江表示,第一要充分發揮傳統產業優勢,積極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一是推動中石油、中石化落實到2015年建成“新疆大慶”計劃和“西部大油田計劃”的目標任務;二是加快促進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三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促進煤化工產業科學有序發展;四是加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支持電子新材料、軟件業、物流業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第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編制發展規劃,推進商貿物流、加工制造等重點產業發展,帶動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交通樞紐中心以及十大進出口產業基地加快建設。啟動實施新疆絲綢之路西行國際貨運班列發展規劃。
第三,實施中小微企業“大眾創業萬眾就業”行動。抓好惠企政策落實,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實施自治區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等系列活動,爭取新增創業型小微企業3000戶,進一步推動全民創業就業,讓廣大群眾有用武之地。
第四,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即開展工業領域節能減排專項行動,加強經濟運行要素保障和預警預測工作,加快建立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第五,加快推進信息化發展。推進落實與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合作,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擴大農超對接,擴大“疆果東送”,推進新疆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等。
第六,增強產業帶動就業能力。加快實施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規劃,支持南疆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機電產品組裝、民族特色手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提升當地就業水平。
廣西壯族自治區:促改革 惠民生
積極應對經濟下行、需求不旺等不利影響,迎難而上,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經濟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
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束華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重大決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經濟下行、需求不旺等不利影響,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工業經濟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
緊抓重點工作
束華表示,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工業發展大會決策部署。
二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大重點產業扶持力度,安排專項資金15.9億元,重點支持汽車、機械等七大產業。
三是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健全工業創新體系,制定并施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首次開展自治區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組織實施創新能力建設、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產學研用合作項目共368個,帶動研發投入35.63億元。
四是積極扶持企業發展壯大。成功舉辦廣西工業產品產銷對接會,28家企業簽訂產品購銷合同或戰略合作關系協議。
五是加快重點產業園區建設。全年安排工業園區發展專項資金3.01億元,支持15個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點產業園區建設。
六是深化工業領域開放合作。
七是進一步強化節能降耗。健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和預警監控機制。
八是加速推進信息化建設和兩化深度融合。推動三諾電子、朗科電子等重點項目建設,培育新的增長點。
此外,還在抓好經濟運行監測和綜合協調等方面做了其他重點工作。
明年重點明確
束華認為,明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將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科學謀劃“十三五”規劃編制。認真組織編制“十三五”規劃,圍繞“一路一帶”戰略、中國制造2025規劃,打造西南中南戰略支點、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等國家對廣西的戰略定位,根據東盟新的發展形勢和我區“雙核驅動”戰略及產業發展需要,做好區域、產業、園區(產城互動)、轉型升級、兩化融合等規劃。希望有更多事關廣西工業發展的重大事項、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得到國家支持。
二是認真組織工業項目策劃。圍繞工信部《中國制造2025》和國家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戰略部署,根據我區區位新變化、交通新改善、產業新發展和市場新需求,積極組織策劃我區工業項目,增強工業發展動力。
三是狠抓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篩選一批投資額大、技術先進、帶動性強、效益突出的項目列入《2015年工業跨越發展“1131”工程及十大行動計劃項目建設年度實施計劃》,重點推進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和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
四是加快完善創新體系。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組織認定一批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五是重視抓好招商引資和工業產品促銷工作。將工業產品產銷對接會常態化,充分挖掘區內消費市場。
六是深化中小企業服務。創新工作舉措,努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貸款貴等困難和問題。
七是深入落實工業大會政策措施。深化“政策落實年”和“服務企業年”工作,健全多部門協作聯動的幫扶機制,確保把工業大會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完善“千名干部入千企”對口服務和直通車服務機制。支持重點園區和產城互動園區建設發展。加快推進園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改革創新。
八是切實抓好糖業、鋁業和其他重點工作。盡快出臺糖業二次創業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積極推進80萬畝糖料蔗雙高基地建設。對重點電解鋁企業實行“一廠一策”措施,研究提出促進自治區鋁工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中長期方案。
13329889988
新聞內容
2014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特別報道(地方篇 四)--中國工業報新聞網--產經
發布時間:2015-06-27 瀏覽次數:175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