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全球化采購,整車企業模塊化生產和平臺整合產生了如下后果:一方面,整零之間的關系更多地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零部件企業的效率、創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整零之間以往可能存在的資本關聯度、共同利益紐帶或者情感等因素被削弱或者淡化了。零部件企業亦或整車企 業,更愿意從自身利益出發,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點在高田氣囊召回事件中也有所體現。
高田缺陷氣囊為多家整車企業配套。因高田缺陷氣囊而實施召回的企業達到10家,包括歐洲、日本和美國的多個主要汽車制造商。從2008年至今,累計召回的相關汽車突破2000萬輛。以如此的召回規模和行業影響,高田缺陷氣囊已經不是高田公司有能力自己處理的問題,但是至今,整車企業之間或者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之間沒有形成解決問題的協同機制。
至今,人們看到的是,高田氣囊的最大客戶本田公司,考慮讓高田來承擔部分或者全部召回成本,而高田公司面對美國監管機構擴大召回的要求仍不肯服從,很少有企業會像高田公司這樣被動,這家公司與監管機構唱對臺戲是出于怎樣的考慮?這種做法讓人難以琢磨,是沒有能力擴大召回?是認為監管機構的要求沒道理?還是不愿意承擔保護消費者安全的責任?不管怎樣,高田公司現在很孤立。
如果整零攜起手來解決問題,有可能會降低因缺陷氣囊引發事故的風險。不論是售后還是在原始采購過程中,和諧健康的整零關系都非常重要。IHS調查中一個讓人無奈的發現是,也許是采購負責人在影響零部件質量。可見,整車企業一味向供應商施壓,不利于零部件質量控制。整零關系對于汽車安全性的影響不容忽視。
13329889988
新聞內容
整零關系持續惡化 汽車安全受最嚴挑戰
發布時間:2014-12-27 瀏覽次數:1762 返回列表